五一放假日,走春水返腳(今汐止),禮佛秀峰山的慈航寺,並且參拜大尖山腰的聖德宮,登山兼養性一舉兩得也。

在台北捷運藍線昆陽站轉乘藍15出台北後,沿基隆河左岸駛上新台五線往水返腳奔馳。在汐止市公所對面,原先的黃昏市場改為運動公園,街景ㄧ新,景象改觀,看來汐止市區城市規模正煥然壯大中。滿清據台之時,運貨帆船可循淡水河口沿基隆河直驅水返腳,而日據時期依地名原義改為『汐止』。ㄧ個頗富日人韻味的地名,但基隆河久未疏濬,帆運功能已失,古早期帆影點點的景緻已不復見,殊為可惜。

修身教育

在等待山友帶路時,夥伴們緩步走到某銀行汐止分行亭仔腳,正閒聊中,不意從該大樓六樓右側花台下,灑流下了澆花餘水。奇怪,在六樓澆花的人,為何不顧街廊的行人,繼續澆花,讓餘水滴流落地呢?

修身是基本的公民教育,與人為善,和氣待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應是基本禮節與教養,記得小時候,我輩父母都會講日據時期修身課程中的內容,教養子女修身養性,如今時過50年反而禮失於野呢?

 收拾惡劣的印象,看開點,阿Q式的自我安慰,『反正又沒有淋到我!』在熱悶的空氣中,來點清涼的澆花水,不也『涼透了』大夥的心?

 雖然如此,『修身』誰來教呢?去他的ㄧ本一綱或一本多綱,至少應少不了『修身』一課吧! God bless Taiwan

秀峰禮佛

由汐止市公所左側馬路向前踏步而行,牌樓巍峨的靜修禪院矗立在道路的左前方,院內假山綠地慈航菩薩銅像莊嚴立座著,在1954年慈航圓寂坐缸,遵師遺命於1959年開缸,成為台灣第一位全身舍利肉身菩薩,頓時轟動全台,萬眾瞻仰禮拜,遂為全台佛教勝地。

靜修禪院,圓通寶殿,彌勒內院到慈航堂,一一禮佛,祈求智慧,安我心性。

秀峰靜修禪院創始於1909年為斯時水返腳望族蘇家所捐獻,歷經三十餘載披荊斬棘,善心奉獻而成為今日宏偉莊嚴聖地。1949年該院玄光上人禮請慈航及二十六位中國逃難青年僧來院創辦佛學研究班,供養者眾,續佛慧命,弘法有成,對洗淨人心,廣渡善緣,普及一切眾生等,是大功德。

在靜修禪院門柱標題:『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了知自性元明反問自性』,了悟在心,反求自己,見心現佛,如空澄明是也。禪院內花木植栽修剪秀麗,寺道兩旁遍植櫻花、南洋杉、松柏、針松、秋海棠、鳳仙花、牽牛花、孤挺花、茉莉、九重葛、野薑花等,林木遮蔽步道,挺拔柳杉,一路蜿蜓向上的迴廊直抵慈航堂,金身在座,望之肅然起敬,合手參佛,阿彌佗佛。

大尖山聖德宮

誠心禮佛後,夥伴們改由寺後山徑小路,再沿著登山石版步道往大尖山風景區快行。

今日天氣悶熱、無風,汗流浹背,但腳步放緩在相思欉林暢茂中而行,也不覺疲憊。前方道教聖地聖德宮在望,主祀天上聖母與瑤池金母,該宮創建於1964年在大尖山山腰間,廟宇建築宏偉莊嚴,篆刻的歷史故事,雕飾花木、龍鳳,莫不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景狀栩栩如生,而彩繪樓亭,五門威武崇立,肅穆威儀。

在宮前涼亭午餐後,再沿石板山道下山,五一節為自己的勞心勞力做了徹底的解放。

員山仔分洪道

回程途中,山友們談及最近汐止地區房價節節高漲,舊屋已由二年前的每建坪8~10萬元,漲到近來的20萬元,而新屋則已越過30萬元了。房價大幅上漲應與汐止地區消除水患有關,但這應歸功於誰呢?九O年代汐止水患困擾當地居民,部分市民撤離,房價敗落,而當在2002年時,還記得行政院經建會提出了員山仔分洪道工程計畫,於該年6月編列特別預算316億元,自瑞芳瑞柑新村旁設施進水口分洪結構總長2,435公尺 引水隧道及出水口放流設施,完成後可引導1,310秒立方公尺水量流入瑞濱海岸,該項工程於20057月竣工,使得基隆河自侯硐以下河段可達200年防洪保護標準,如今汐止水患滅絕,居民安逸生活,房價與財富回升,市民有對誰感恩或滿意嗎?

美國林肯總統名言: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免於凋零,是實情,『民享』似乎未必?如果為政者徒有空言,而無執行能力,時間一晃,有負選民所託,但又有誰追究政治責任呢?人們有理智判斷嗎?還是因為意識形態而放任執政不力呢?

『白色的印記』又在我的腦海中浮動飄蕩。大夥談的是下回該去探尋五月雪的桐花饗宴了,而我的心緒卻在悶噪氛圍中百思不解偉大人民的深層意念!

 

2008.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