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2008)年915日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聲請破產保護,隨後全球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台灣當然也不能倖免,雷曼兄弟連動債投資人鉅幅虧損,甚至發起街頭衝突抗議活動,有些在求助無門之情況下,更在若干涉及的銀行總行大廳門前舉標語、撒冥紙抗議。回顧這一年來的連動債災難,至今仍未平息,而銀行界與投資人到底有無徹底省思呢?2008.09.15的「915事件」正如同美國之「911」或台灣之「921」或「88」很難在人民心中消失,因為這個「痛」是痛徹心扉的痛,也是終窮一生也揮不去的陰影。

 

在雷曼兄弟垮台連帶全球經濟衰退與金融危機爆發,一年來學界方面有人檢討後認為假如美國政府當時替雷曼紓困,也許金融市場系統性的流動性危機不會發生,不過在若干國家不動產泡沫化益趨明朗之情況下,全球負債與資產價格失衡正在逐年擴大,反觀金融體系並無因應房市與信貸泡沫的策略,同時在全球化之環境下,針對全球金融體系的管制與治理究竟應如何因應,一年來也尚無頭緒,金融產業的信心急待復甦甚至振興,但涉及全球問題又談何容易?尤其是金融商品研發與初級市場業務幾乎掌握在先進國家大型金融機構中,但籌資與行銷通路都仰賴開發中國家之銀行通路與富裕中產階級,交易活動不能透明對等,對在台灣之投資者而言,如果不能由銀行通路端得到充分告知風險的話,其實對投資活動而言亦欠公平。

 

雖然在股市中有人認為贏家總屬於堅持留在場內,積極調整策略的人,但實際上若不能停損,有可能全盤皆輸,同時堅持留在場內,它的前提是投資者有夠深的口袋,否則如何調節資產配置?還有最值注目的是,金融海嘯之源頭是金融機構不當涉險的紅利辦法,一年來仍然沒有改變,例如美國九家瀕臨崩潰之金融機構,2008年共虧損近1,000億美元,迫使政府透過TARP注資1,750億美元,但卻領走326億美元的紅利,貪婪無止境的金融機構高層人員與研發人員,同樣還是得不到教訓。 


二.雷曼週年祭之前,正好近幾週來北、中、南高鐵奔波中翻閱了Adjiedj Bakas所著的The Future of FinanceMegatrends beyond the crises—「金融大未來(危機過後的大趨勢)」(三采文化,2009.06版),在推薦序中荷蘭前财長Gerrit Zalm稱「金融產業全球性危機是率性的冒險心態所致」。這種怵目驚心的說法與銀行界實務運作中似乎心有戚戚焉。因為Zalm又稱「先進的大型風險管理部門並未能防止大規模呆帳和鉅額損失」,同時,「薪酬結構和財務誘因所引發的風險,迄今未排入風險管理者的議題上」。這就是金融產業漏掉了重要的經營概念:「慣性和制度的改變會把舊有的一切數據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這是針對金融產業發展衍生性商品只顧產業與金融受僱人員之利益而提出的沈重抗議。


三.書中提到2010年到2015年的管理議題時,特別強調金融危機過後「金融服務業者必需展開建立大未來的使命」,而「此一願景會決定在組織、文化、產品以及服務的供應上,得做出哪些必要的改變」。首先金融業應以更佳的方式組織自己,必須重金投資於自我規範上(道德方面的行為準則),而在2010年後更須在三個領域展開密集攻勢,分別為:「人才、創新與簡化」。

 

首先對金融產業而言,人才無疑是最重要的資產,而倫理道德反映金融從業人員的真實價值,更須為未來經營方向培育新的能力,她包含:國際化的視野和心理狀態,追求創新和創業精神,貼近消費者的感受,前向整合和後向整合(預防問題與提供解決方案),找出解決方案而非花錢消災的能力,拓荒者的心性,夥伴精神,積極與新合夥人整合,以及走入線上並維持機動性等。

 

當然一流人才更在尋求具有國際觀的企業,而經營與行銷的人才關切最終消費者的認知以及科技的趨勢,還有讓企業社會責任引導自己,所以強而有利的領導品牌是不可或缺的。其次針對創新而言,合併與國際化正促使創新重要無比,就未來金融服務視之,產品的發展將由產品系統的能力所主導,創新的基礎即為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以掌握他們的真正欲求,服務乃為金融服務的核心所在,但都應把重點移轉到服務的創新上,至於成功與否還得仰賴公司內部的文化,所以鼓勵創新的文化乃是培育成功的最佳溫床。最後簡化。強化組織易於管理,簡化為必要條件,因為簡化為消費趨勢之一,科技已誘使企業推出過於複雜的商品與服務,因此輕易瞭解產品與服務更符合消費者需求,此外道德議題是一種開放且誠實的態度,簡化更應以透明度和真確性為基礎,不僅方便客戶也方便供應商。

 

因為金融危機讓我們發現「複雜會導致風險,面臨失控」,而透明度絕對有必要,但又以簡化為達成透明度之最佳手段。要落實簡化,必須具備整體的觀點,簡化不僅應用在規模、產品、服務的準備、程序、制度、分配、行銷以及接觸點上,也必須應用在各種報告或報表上,即從組織架構中謀求簡化,讓組織效率與效益更充分發揮。


四.廿一世紀的金融服務,作者Bakas提出4大趨勢分別為:1.全球化—經濟世界的新秩序以及變動快速的競技場。2.人口變動—人口統計上的遽變,新身分認同以及令人矚目的價值主張。3.網路世界—一個互有連結的社會,新的市場動力以及投入的顧客經驗。4.道德復甦—強調健康與快樂以及金融服務的新使命。


五.臺灣在全球金融海嘯襲擊下,從去(2008)年初即進入了金融寒冬期,若干商業銀行凍結土建融資與中南部房屋分戶貸款,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融資受阻,個人消費性貸款從嚴審核,很多投資人大舉贖回海外投資造成銀行資金氾濫,但又因銀行規模有別而轉移存款資金到公營行庫,理財業務急劇減降,…,一時之間對投資資金配置也亂了分寸,後來雖有存款全額保障,三挺政策的宣示,然而整體銀行業之經營幾乎陷入困局。就台灣銀行業而言,未來在全球化,人口結構改變,網路科技與道德復甦的大潮流下,如何平穩且順利的駛向安全的金融港灣,或許是當前銀行經營者應重視之課題了。

 

此外,對於金融商品之研發,也有論述者認為金融從業人員忽視培育綜合分析能力,迴避了對自由市場進行批判性思考,並且將大量精力用於學習尖端數學工具與統計模型。但真正之社會經濟,不可能有所謂的前提或不變的變數,因為真實社會有不可數的變數直如恒河沙數,如何會有前提、假定因素呢?所以次房不動產證券化在假定房屋價格不會在全美各地同時降價,而無流動性風險之情況下,卻發生了流動性的系統風險,一旦房價開始下滑,沒有市場性的結構債券,簡直如同壁紙,貼了都嫌不漂亮。

 

雷曼週年祭之時,銀行業正重啟財管部門努力推展財管業務,以獲取更為豐厚的手續費收入,而幾經恐慌受驚的投資人也在冷卻高報酬高風險熱情之後,恢復對投資資產的組合思考,但台灣銀行業仍然無法主導金融商品之研發,尤其對金融商品內容的充分了解與告知投資人風險所在仍有缺失與不足,因之理財活動普羅化後,如何保護投資人就將成為金融主管當局的重責大任了,寄望有司當局對全體投資人應善盡保護責任,否則「第二個雷曼兄弟」何時發生將永遠潛存於投資人的心田中成為揮散不去很痛的陰影。


2009.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