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睡前的感慨
從台中北上台北時,在高鐵站隨手買了商業周刊(2010.2.1 第1158期),晚間睡前攤開雜誌的封面血紅的標題『誰?偷了我的血汗錢!』令人觸目驚心,因為標題下方一行黑底白字使我當晚失眠,它寫著:「十年來,臺灣經濟成長近3成,但上班族實質薪水卻倒退嚕,還要負擔七成所得稅,我們辛苦創造出來的財富,被誰剝奪了?」

當今政府倡言「庶民經濟」用以標榜提昇全民生活福祉,但已近兩年人民的感受卻仍是主政者「自己感覺很好」而已,經濟發展的實質成果或經濟回甦所展現的薪資水平回升,似乎還看不到任何徵兆,但反看一般生活物品又蠢蠢欲動的調升價格,如同2010年1月28日夜間11點,妻忽然說:「明天是農曆15日要準備敬果,家中冰箱只有一樣水果,請幫我到超級市場買幾樣你喜歡吃的水果,好作為供品。」拿了500元到超級市場,才曉得水果價格偏高,真的買不到幾樣水果,怪不得妻常說「新台幣越來越薄了」,但近幾年來家庭每月生活費用卻未曾增加,只感覺我的胃納量越來越少而已,唯可溫飽。不過對家庭主婦而言,「巧婦之炊」更需要高深的火侯了。

二、揭密,為何薪水不漲?

(一)好幾年來,「薪水沒漲」似乎已成為常態,1970~1980年代每年漲薪3%以上的經歷似乎越來越模糊了。雖然,年年都在喊物價上漲,其實對受薪階級來說,怕的是「薪水沒漲」。在記憶中,調薪又似乎是製造業尤其是電子業的調幅大於服務業,也就是說服務業的生產力被認為是沒有長進,但電子業的大幅調薪卻又被認為是稅制出了問題,真相到底如何呢?

在1158期商周裡面提到一些數據:
1.2009年台灣全體民間企業受雇者平均月薪為43,000元,相較1999年,十年間薪資略成長5.4%,如果扣除物價後的實質薪資,十年來不增反減,變為-4.3%。
2.2008年台灣受雇者報酬占GDP約47%,遠較日、美、法、英、徳等主要國家為低,企業盈餘佔GDP比重達48%,又遠較上述國家為高,政府佔5%亦遠較上述國家為低。
3.臺灣就業總人口約1,400萬人,民間受雇者占70%,遠較雇主與公務員多,如果十年來GDP成長30%,薪水應該漲30%,但十年卻是薪水停滯、萎縮的十年。
1999年到2009年實質GDP上漲17.5%,但工業及服務業實質平均薪資卻為-4.3%。

(二)在推論上述的原因時,有人認為是全球化惹的禍,因為貿易會促使兩地的「要素價格均等化」,而就台灣而言,1970年到1980年代,臺灣主要貿易夥伴為美、歐、日等已開發地區,因此台灣薪資水平較容易被拉升,以80年代而言,臺灣平均薪資年成長10.7%。但到199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的貿易夥伴逐漸轉向東南亞以及後來更以中國為貿易重心,臺灣薪資水平被開發中國家較低薪資拉低,使得台灣十年薪資不漲反跌。

(三)若就台灣內部因素而言,則有三個因素是造成台灣薪資不漲的原兇:即稅制獨厚科技業、稅制不公、管制服務業。

1.1991年促產條例實施,以高科技為主:資本密集產業享有免營利事業所得稅或股東投資抵減綜合所得稅的優惠。20年來,不因促產條例而提升科技電子業競爭力,而是台灣仍為以代工為主的科技產業,因為就「貿易條件」分析,自2003年之後明顯惡化(出口價值越來越低,沒有利用創造附加價值提升出口價格)。在科技業減稅之同時,傳統產業、服務業卻不減稅。促產條例十年稅損達8,500億元,相當於全國2.2年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以2007年聯發科、奇美電、友達、台積電為例,有效稅率僅各為4.2%、5.0%、3.6%與9.6%,相較當年營所稅率25%為低,這公平嗎?此種輕就業、重成長的稅制,加速台灣個人財富的M型化。

2.臺灣稅制應課勞力所得,輕課資本利得的個人綜合所得稅,讓受薪階級實質可支配所得變薄。台灣綜所稅主要來自(1)薪資所得、(2)資本利得、(3)執行業務所得。但與資本有關之證券交易所得、土地交易所得均為免稅。反看薪水階級還得負擔台灣全部綜合所得稅之70%,難道不怕成為民怨嗎?1991年開始到2008年,18年間雇主佔總就業人口的比重由24%降為18%,但勞工的比重卻由56%升到67%。每到申報年度綜所稅時,都會煩惱,為何薪水沒有增加,但稅賦並未減少,而實質可支配所得卻越來越少了,甚至淪為所謂的「新貧」—但1960~1970年還是富有的中產階級呢!

3.高度管制的服務業,使得競爭力低落,而服務業雇用人數最多的是批發零售業、金融業、交通運輸業。但後兩者仍被高度管制而喪失了國際競爭力。此外,醫療服務業、旅遊業也因開放不足,而難以提升競爭力,例如台灣服務業貿易總值占GDP比率僅有0.9%,日本佔3.9%,香港、新加坡各佔2.1%。因此台灣十年來大學畢業生新進銀行的薪水由32,000~36,000降到目前的28,000~32,000。

(四)受薪階級薪資下降將衍生三項衝擊:緊縮消費、人才流失、生育率下降—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優秀人才外流、人口加速老化等等後果卻將一一浮現。因此,解救之道在於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廢除補貼、著重內需,讓業者在公平的環境下自由競爭,才能真正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受薪階級共享。此外,在衡量GDP時,有人提出綠色GDP(Green GDP)的概念,將自然資源與環境因素列入評量,計算出經濟活動的成果,亦即將污染或環境破壞造成之相關成本,由現行GDP指標中扣除,例如2008年台灣GDP為0.73%,但綠色GDP即為-1.64%。另一修正指標為金色GDP(Golden GDP),它將「永續性」與「人民福利」(sustainability, human wellbeing)列入評量因素,以展現文化對人類發展及社會之影響,或許此一方法可與庶民福利等觀吧!

三、後記

本文的統計資料與論述來自商周1158期第80~106頁,國人一向對財富差距擴大非常關心,看看台北市豪宅一坪已高達180萬元,但中南部城市高樓一坪不到10萬元,台北市一坪土地標售價已到700多萬元,而其他城市郊區可能每坪不到1萬元,雖說生活機能與經濟活動能量不同,但喊出縮小城鄉差距已超過50年的台灣,為何沒能有效因應呢?如果政策錯誤也應及時修正,否則為政淪為「圍政」,只圖某部份或一階級的人的利益,台灣何能成為寶島?

2010.1.30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