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管仲管理策略的目標

目標:收服楚國,使齊桓公得以稱霸。
策略:運用經濟策略兵不血刄,令楚國的經濟發展完全仰頼齊國,傾斜單一國家,最後必有災難!
西元前771年,周平王(姬宜臼)為避西戎的侵劫,將國都由鎬京(陝西西安)往東遷至洛邑(河南洛陽),從此拉開了春秋序幕。
春秋五霸,首霸齊桓公(姜小白)以管仲為相,籌思稱霸之道。管仲主張運用經濟策略替代軍事策略,期使强敵楚國承認齊國的盟主地位。

二•傾全力收購楚國的梅花鹿

管仲的經濟策略是先令齊國國庫儲備大量現金,然後派員緊急趕付楚國收購梅花鹿。
楚國地處南方,盛產梅花鹿,是當時楚國人民的普通食物。
齊國採購人員到楚國後,散佈消息稱說:齊國的桓公喜歡養鹿,並且要在臨淄(山東境內)蓋建超大養鹿場,因此以高價收購楚國梅花鹿。
最初,楚國梅花鹿每隻售價3刀幣,在齊國全力收購下,飆漲到每隻40刀幣,漲幅13倍有餘。
楚王受高價利誘,下令全國發展畜牧養殖事業,很快的,養鹿成了楚國重要產業。受到政府政策引導,大多數農民放棄了農耕種植業,轉而進入畜牧業,因此,楚國的田地荒蕪了。
同一時間,齊國一方面大力收購楚地梅花鹿,另一方面卻大力發展糧食種植,並且大量囤積糧食。
經過一段時日後,楚國刀幣堆積如山,養鹿遍地開花;反觀齊國則是糧食堆積如山,梅花鹿滿街亂跑。
時間到了,管仲下令停止在楚國收購梅花鹿,撤回全部採購人員。
從此,楚國梅花鹿堆積如山,滯銷了。同時,田地荒蕪糧食歉收,人民大鬧饑荒。
同一時間,齊國又通告各國,不准與楚國做糧食貿易,否則兵戎相見。
楚國這時才發現經濟發展單靠一種產業,並且仰賴單一國家,最後是死路一條。
楚王上當了,不得已承認了齊國的盟主地位,齊國在甄召開由齊、宋、陳、衛、鄭參加的大會,正式確認姜小白的領導地位,成就了齊桓公春秋時代的首霸地位。這年是西元前679年,小白上任後第七年。

三•傾斜單一國家的教訓

2693年前,楚地在經濟發展策略上犯了大錯,不僅傾全國之力發展單一產業梅花鹿養殖,同時銷售對象完全集中在齊國,風險過度集中,一旦市場因素發生巨變,完全沒有辦法有效防範風險所帶來的破壞。尤其是當時北方諸國,已受制於富強的齊國所節制,在國際關係上與齊國站在同一陣線,因此終令楚國幾無奧援。有人說:沒有天生聰慧的執行長,也沒有天生的商業傳奇。想想當西元前700年前後,齊王僖公時期,管仲、鮑叔牙、召忽三人晉仕時,是令渠等輔佐其子公子糾與小白。召忽自認:「吾三人者之於齊國,譬之猶鼎之有足」。齊僖公安排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僖公為培養接班人,先找到夠資格的師長,足可有效培養接班人。西元前697年僖公去世,長子諸兒繼任是為齊襄公,但其罷黜大臣無知,私通妹妹文姜(魯桓公之妻),埋下齊國內亂的伏筆。後由公子小白繼位是為齊桓公。
其實,人才是治國之本,「荀子•進學」:「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因此欲成大事,建立管理團隊應是第一要務。管仲執政時,任用了隰朋、𡩋戚、城父、賓須無、東郭牙等唯才是用,各司其職,資源整合,使得齊國立國政策重視工商業發展得以延續並壯大。管仲謂之「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重商養民成為立國精神,又堅守「尊王(周天子)攘夷」的政策,使得齊桓公得以稱霸於春秋時代。
立國施政須有立國精神,就如企業管理的名言,「小公司靠人治;中等公司靠制度;大公司靠文化。」,依靠優質企業文化並建立優秀經營團隊,當可有效前膽發展方向,洞悉經營環境與現況,制定有效策略以達成立國目標。所以國家經濟發展絕對不能完全依靠單一國家的譲利或施捨,應該以全球為市場,面對全球開放,而非單以某一個特定國家為考量。否則,楚國全力發展養鹿事業並以齊國為集中銷售國的悲劇,必然會令歷史重演。為政者,不可慎乎!

參考資料:春秋戰國的那些CE0們,楊關三,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12•08•01•一版一刷。

2014•06•23•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