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霧都山城:重慶江輪之旅

長江三峽之旅(2014•09•03•--09•07•),華府旅行社安排了四天三夜,其實第一天抵達重慶時已是日落黃昏,有點飄雨,雲霧迷漫層層山巒,不愧是霧都風情。重慶山城地勢高低落差奇大,高樓鱗次櫛比,依地勢起伏興建,交通擁擠,車水馬龍,人潮洶湧之中,僅能近看始建於1951年的「重慶市人民大禮堂」。它是一座仿造北京天壇的明清宮殿建築,穹廬金頂,圓柱望樓又似乎與北京天安門城樓相似,可謂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雍容華貴,雄偉壯觀,不愧是「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的旅遊標誌建築。在它的廣場上,右前方樹林之中,市民們圍聚聊天,行棋,喝茶,似乎頗為悠閒,也有婦人雙雙持棍行舞,類似花鼓表演,看來也是健身活動,還有人拿持長竿毛筆在水泥地上書寫漢字,好多人圍觀讚賞呢!大禮堂門樓對面是「三峽博物館」,可惜只有瞪眼看水泥建築,無暇目睹堂奧的存藏展示品。

「朝天門碼頭」,位於長江與嘉陵江交匯的渝中半島上,朝天門在明代擴建重慶府時,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謂之「古渝雄關」,1927年城門拆除,新建的「重慶朝天門廣場」,為乘船遊覽長江三峽的起始碼頭。
我們登上「黃金三號郵輪」,排水量1700噸,擁有各樣休閒設施,今日載客率大概,60%,為享用較為清淨的用餐環境,運用小資行銷法,本團每人加資CNY300元,升等到六樓餐廳(限量80人),不僅避免了吵雜的用餐環境,而且船外視野寬廣,大江東流,山水美景一覽無遺,用餐時間更為悠然怡人呢!

二•長江三峽順水東遊到宜昌

登上了郵輪,展開了四天三夜的長江三峽之旅,從09•03晚上大概22:20上船,到09•06下午12:30離船,行程安排輕鬆,餐食普通,也有電影欣賞,但本團仍舊自費到KTV包廂歡唱整晚,其中一晚的船上六層樓的燒烤與啤酒之夜,享受夜遊江上的不同休驗,晚風輕輕吹拂,烏黑大地只有微弱江流濤聲,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或許已是千年的往事了。

自重慶市至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段,全長640公里,三峽主壩位於西陵峽中段,宜昌巿夷陵區三斗坪鎮的中堡島村,直到2009年歷時17年建竣完成,大壩的海拔高度185米,最高儲水175米,屬於混凝土重力壩,大壩上下游水位落差最大為113米,整個船閘通過時間大約3--4小時,目前正興建垂直升船機,預計在2015年投入使用,屆時船舶過閘可以依船舶噸位大小,按「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的方式經過船閘,到時通過速度將更為快速了。三峽大壩淹沒陸上面積632平方公里,甚多文化遺產,地理或地質景觀永沒江底。

夜間22:30,郵輪自重慶朝天門碼頭往長江下游而行,旅者們就此啓動了三峽之旅。首站為西距重慶75公里的重慶市長壽區,該區古名枳縣(或樂溫縣),1362年紅巾軍明玉珍在重慶建立大夏國,因區內有一長壽山而更名為長壽縣。三峽工程建成後長壽河街古縣城已被淹沒。

接著來到西距重慶120公里的重慶市涪陵區,烏江古稱涪水,而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故得名涪陵。三峽工程建竣,涪陵沿江的河街盡被淹沒。珍貴文化遺產「白鶴樑」位於涪陵上游1公里處的長江江心,長1600米,寬15米的天然石樑刻有唐代以來詩文163篇,石魚14尾,記載了千餘年長江枯水水文資料,2003年6月白鶴樑淹沒江中,但被用玻璃罩封閉保存江水中,成了中國第一個水下博物館。

隨而進入西距重慶172公里的重慶巿豐都縣,該縣於東漢永元2年,西元90年置平都縣,明洪武13年,西元1380年定名酆都縣,1958年為避「酆」有鬼域的涵意而改名豐都縣,此城為中外著名的鬼城,有「鬼國京都、陰曹地府」之稱。三峽工程完工豐都縣城全部淹沒,新縣城遷至長江南岸,以致有謂「以前豐都縣人住山下,鬼住山上。現在人鬼分開,人住江南,鬼住江北。」

順流進入西距重慶239公里的重慶市忠縣,該縣在漢代置臨江縣,唐貞觀8年,西元634年改為忠州,1913年始稱忠縣,三峽工程完竣,忠縣主要河街被淹,新城向長江上游遷建,著名的旅遊景點「石寶寨」,目前以孤島矻立長江江中。

接著來到重慶市萬州區,該區西距重慶327公里,秦統一後於川東置萬縣,1997年改為重慶市萬州區。三國蜀漢劉備屯兵於此,又稱「天子城」。

隨後進入重慶市雲陽縣,它西距重慶382公里,西漢時置縣稱朐思、雲安,元至元20年,西元1283年升為雲陽州,三峽完工後老縣城淹沒江底,著名的「張飛廟」全部被淹,但在2003年7月由原址整體搬遷到上游30公里的盤石鎭重新整建。

再進入西距重慶440公里的重慶巿奉節縣,它為歷史名城,西周時為菱子國,東周赧王丁未年,西元前314年設魚復縣,三國東吳黄武元年,西元222年,劉備兵敗退守白帝城,改稱永安縣,唐貞觀23年,西元649年改稱奉節縣。最著名的「白帝城」,即位於奉節縣下游瞿塘峽口的獨島上。自白帝城眺望「夔門」,遠望狹谷雄立,真可謂一夫當關天下雄。詩仙李白傳唱千年的詩作:「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古絕唱膾炙人口,描述了奉節至江陵(今之宜昌)江水洶湧東流三峽的景與魂。

三峽之首的瞿塘峽又名夔峽,上起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是最為雄偉險崖壯麗的峽谷,峭壁上的古棧道遺跡、孟良梯、倒吊和尚等石孔群,充滿了神話傳說。大溪文化遺址距今約有3300-4400年,曾發掘清理墓葬208座,出土文物1250餘件,為併含彩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峽谷峭壁間有老松迎風而立,可謂:「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南西北風。」

緊接著駛進重慶市巫山縣,西距重慶487公里,境內發現204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猿人」遺址,以及古棧道、懸棺等,為人類發源地之一。三峽工程完工,巫山老縣城全部淹沒、境內著名的「大寧河小三峽」,因三峽工程完工河水高漲100米有餘,以致峽谷險崖,船夫下筏推舟而行的人文景觀蕩然無存了。

三峽第二峽谷是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與湖北省巴東縣之間,全長42公里。巫峽十二峰、尤其是第五峰的「神女峰」,它是群峰崢嶸的山峰中,有一根巨高石柱,約7米,屹立於青峯雲霞之巔,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神女峰,而它也有美麗的神話傳說,淒美之處令人嚮往。

進入湖北省境的巴東縣,長江支流的神農溪出產「三峽石」,它為五色小彩石,如花似錦,如珍似玉,絢麗多彩,不免俗的買了二塊當紀念品。巴東為三國蜀漢東部門戶,扼川鄂咽喉,蜀漢老將黃忠鎮守於此,隋開皇18年,西元598年置巴東縣,明洪武9年,西元1376年巴東隸屬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巿)管轄。

接續進入湖北省秭歸縣,著名詩人戰國時代楚國之屈原即於西元前340年誕生於此,還有境內的香溪又名昭君溪,流經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漢代名人王昭君出生地昭君村,西元前33年昭君和親匈奴的史事,淒涼悲情傳唱二千年。

接著進入三峽第三峽西陵峽,上起秭歸香溪河口,下行到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兩岸怪石嶙峋,險崖峭壁,灘多流急,著名的兵書寶劍峽,即懸崖峭壁上有一天然石洞,內置有石棺,在三峽工程完工此一石棺已被淹沒。

隨後進入宜昌巿夷陵區三斗坪鎮即三峽大壩壩址的中堡島,因此地為整體花崗石地形,最適合築壩而被選為壩址。我們進入大壩參觀,而上船處江岸有「老黃陵廟」,奉祠大禹。在第四天中午12點半到達宜昌,古稱夷陵,是一座歷史名城,三國時代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之一的「夷陵之戰」,它的古戰場就是此地。隨後再東行於宜昌市江輪碼頭完成長江三峽郵輪之旅。

江輪遊覽三峽風光,兩岸峭壁又峰峰相連,雲霧漂流在層層山巒,時而翠綠時而灰暗,古時的猿聲早已成為絕響,縴夫打歌也不見蹤影,江水漩渦奔騰東流,千百年來多少戰亂,多少離散,都成了煙雲飄散,既往的遊江印象,人文遺跡,也早已失望幻滅,站在郵輪船頭六層樓板上,想像的是:
「江上涼風徐吹,山青雲霧飄浮,多少歷史往事,盡在江水東流。三峽,詩篇秋意,竟是,月明星稀,悲壯風流終是雲煙,山水笑我千年相思。再問長髪飄飄,回眸笑意,究竟唐宮宋廷,愛妃是誰?」

三•走過的重要景點

乘坐郵輪遊歷長江三峽,安排下船參觀的景點計有:「豐都鬼城、石寶寨、白帝城、小三峽和三峽大壩」。在五千年歷史文物面前,我們旅行者只能讚歎,見証了古人的智慧和能耐,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當時有了穿越時空者,傳授了高超的知能,還是人類文化的燦爛,泰半來自於思想自由奔放的年代,例如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所謂百花齊放,競相爭鳴,使得文明成就了跳躍式的成長。二十幾年來,兩次長江三峽之旅,感受不同,「進步、經濟價值」與「文化、遺址保存」之爭,我想永遠沒有定論,當然能夠兩全齊美,是最理想的,然而世間只有「最佳」,何來「理想」,所以任何決策都一定會有遺憾。就讓它回歸歷史吧!爭論何用?

(一)•名山鬼城:酆都
鬼城豐都,相傳漢代有兩位老者,一曰1陰長生,另一為王方平,兩人雲遊神州大地,來到山勢起伏,雲霧繚繞的修道頣年的風水寶地,酆都,最後修道成仙,有人將兩人姓氏,陰、王二字連綴為陰王,即陰間之王,於是豐都名山逐步演變為陰曹地府的鬼城。我們進入豐都鬼城標誌「仙山仙趣」的巨大門樓前,乙座石雕白無常矗立門口,他所戴的白色高帽上寫著「你也來了」。後面牆壁上置掛大型鬼面具,沿著大約500多個階梯,前往海拔287米的明山參觀鬼城。山上古木參天,飛檐流丹的廟宇殿堂眾多,眺望長江江面煙波浩渺,層山雲霧籠罩,不失為道家福地。進入幽冥世界,想及北宋蘇軾在嘉佑4年,西元1059年曾在鬼城詩題「題平都山」:「足躡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覺到雲間。抬眸四顧乾坤闊,日月星辰任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閒。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真是最好寫照。但是,旅行者都相信親身體驗鬼城民俗文化洗禮,當有所謂「鬼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蓋爬坡登階練體力,活動筋骨當然有益健康。

拾級而上先抵「哼哈祠」,奉祀哼哈二將,在佛教古印度傳說中,他們二位是佛國大力士,也是護法夜叉神。但在「封神演義」中,哼哈二將即鄭倫、陳奇,原係商紂王大將,後均投周武王,滅紂后,姜子牙歸國封神,兩人封為鎮守佛寺山門,保護法寶,是歸哼哈二將之神。導遊還特地親自表演哼、哈表情與氣勢,職業修養太夠意思了。轉角處有一「山曉亭」,傳說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埋於此,後來即按此刀型興建酆都縣城。

接著進入「藥王殿」與「財神殿」。前者奉祀唐代道士兼醫藥專家孫思邈(西元541或581--682年)享年至少101歲,其醫理強調天人合一,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醫學巨著,後被歷代封為醫聖、藥王菩薩。另外奉祠邳彤,為東漢名醫,係東漢光武帝雲台28將之一,精通醫理,生於信都,今河北安國,使該城成了後世的藥都。後者奉祀文武財神,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兩人均被姜子牙在封神中各封為「文曲星君」與「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都是財神。一路上細雨逐漸加劇,城內遍植紫薇花,或許少了一點陰氣。

在「樴峽勝境」門亭過後,「寥陽殿」前,看到了石碑標雕著「奈河橋」。奈河乙詞,在梵文中指地獄,此河上有三座橋,中間狹窄的橋,就是通往地府的奈河橋,橋頭有日、月遊神不分晝夜把守,而左右兩邊則分別為金、銀橋,走金橋者還陽後升官發財,走銀橋者還陽後健康平安。奈河橋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年,距今600多年,橋下則是「血河池」。我們先走過奈河橋,再回走銀橋,祈保安康。橋後就是寥陽殿,它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原為朱元璋第11子蜀獻王朱椿的香火廟,明末被焚毀,清初重建但又被毀,1983年修為仿清建築。前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坐像,後殿塑有三世佛坐像,即代表過去的燃燈迦葉佛、現世的釋迦牟尼佛、未來的彌勒佛。我們禮拜而無行香,誠心現佛。寥陽殿右側方是「星辰礅亭」,一套兩爿組成的鐵礅,重約365公斤,上礅為尖底半球狀大鐵塊,重182•5公斤,下礅鑲入地,上下二塊石塊組立在一起就成功了。同團中有些壯男嘗試拿取旋轉,都不可能做到,當地表演者卻輕鬆的先在凹槽中將上礉旋轉數圈後再趁勢拿起放在下墩尖石上,表演精彩贏得旅遊者們好幾百元的人民幣獎賞。

接著在大雨中踏進33級的通仙路,代表33重天的成仙之路,然後進入南天門,到了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玉皇殿」前左右各立一塊石碑,左為明代清官海瑞為母祝壽的「壽」字,右為李半黎的書法作品,「唯善呈和」巧書為一個字。書法真的博大精深。正殿供奉玉皇大帝,傳說姜子牙在封神時,只剩上帝未封,有人就問上帝的寶座誰坐?姜子牙隨口說:「自然有人坐」,適有一位道士姓張,名「有人」,道號「自然」,便欣然的進前就坐,他說他叫「有人」,法號「自然」所以自然有人坐了。姜子牙一怒之下,自己跑上大殿屋頂坐下,表示坐的比上帝高,因此,今曰在玉皇殿屋頂上裝飾一位老者坐在屋頂瓦片上,導遊說完大伙抬頭望向屋頂,無不哈哈大笑。

上行進入「百子殿」,奉祠神旨在保佑婦女順利生兒育女及子女健康成長,故名為百子殿。在進到鬼門關之前,樹木蔥郁的山路兩旁彫飾巨大石座的惡鬼,計有羅剎鬼、倀鬼、夜叉鬼、欲色鬼、食氣鬼、食肉鬼、閻羅執杖鬼、劈山鬼、駐海鬼與疾行鬼,每個惡鬼面目猙獰怪譎、情態張揚恐怖、張牙舞爪,予人陰森恐懼之感。由此進入鬼域冥府,一路直通「鬼門關」,然後進入「黄泉路」,楹聯寫著:「造孽作惡刑律面前不易過,行善積德黃泉路上心不驚。」黃泉路寬約2米,長約5o米的青石板路,行走其上神秘異常,想想黃泉路上無老少,黃泉路上莫回頭,快步行走,眼前就是望鄉台。名山之巔的懸崖頂上,古樹攀天,矗立著「望鄉台」,該台是1985年重建,高約20餘米,通塔深藍,鬼魂至此思鄉愴然悲涼魂散,回望鄉里已天人永隔。但直立崖上,長江風光盡收眼底,煙波浩渺,江水濤濤湍急,飛閣流舟,江輪徐進等等壯美景象令人流連忘返。

望鄉台後方就是「天子殿」,又稱閻羅殿,始建於西晉,初稱乾竺殿,唐代時重建,宋時更改名稱為白鶴觀,明永樂年間改為今名,後毀於火,現存天子殿為清康熙3年,西元1664年重修,殿中有一禮敬的儀式,即供奉CNY100元奉上祈禱文冊在殿前香爐焚燒,又有道士從旁恊助,佑保安康。看來請冊者不少,但幾乎都是中國在地人,海外遊客似乎不時興此道。天子殿兩側分別配置十八層地獄與十殿閻王,陰森恐怖。殿前崖邊有一座新修的七層樓閣,號稱「五雲樓」,樓前有一方形五雲洞,相傳為地府之門。但事實是供應廟僧飲用的水井遺址,後泉水乾涸成了一個土穴,時光流逝,歲月變遷,以是神話鬼怪故事以焉產生。

回歸郵輪途中,心中總是想著:「人生莫可奈何過奈河,陰陽兩隔永世難相會。黃泉路上寂莫悔一生,望鄉台前悲淒倍思親。鬼門關豈只不堪折磨,天子殿盤算一生功過。該輪迴,下地獄,就看今生積德養善。無從馬虎,自作自受。笑嘆世人世世修身,卻又世世不得超生。看破一切回歸無我初心,心靜,守份,誠信,自律,求己。天子殿上禮敬笑迎歸來,極樂世界永恆永世圓滿。」

(二)•江上明珠 :石寶寨
石寶寨位於重慶市忠縣下游的長江北岸,始建於明嘉靖24年,西元1545年,寨身高56米,木寨主樓傍依玉印山而建。玉印山傳說是上古時代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塊五彩靈石,故稱為「石寶」,且孤島像一塊巨大中式石印,故稱玉印,石寶遺落江中形成了玉印山,其山高40餘米,孤峰獨立,四壁如削,驚險又壯觀。1956年石寶寨維修,在原頂樓之上新增3層,而達12層樓。明末譚宏發動農民起義,聚眾為寨,故名「石寶寨」。我們登上了碼頭,有滑竿可坐直抵寨門,但本團個個奮勇一行往上坡登行,經由御印街門樓前,所見商家似乎關門未營業,巿況蕭條,到達書撰「江上明珠」牌樓,吊橋前放置了12生肖仿造銅獸首,再經過木吊橋,直抵寨門,只見寨樓依臨長江,背靠崖壁,三面修建殿宇,我們由底樓的黃色大門(橫樑上書寫「上直雲梯」)依著陡直木梯爬登頂樓,可以看到整個木結構建築由寨門、寨身、閣樓組成,木樓飛檐展翼,氣勢雄偉,似乎不用一根鐵釘,回望江上湍流急急,雲霧迷漫,風輕雲低,宛如在仙境。山頂上有一石壩並建有一座寺廟闌若殿,殿內陳列巴曼子刎首保城、張飛義釋嚴顏、秦良玉興兵守土等歷史忠義事件。寨頂古剎天子殿,臨岩築牆,殿宇巍峨,蔚為壯觀。看到了「紺宇凌霄」牌樓,殿內奉祀關聖帝君,周倉、關平陪祀,後殿奉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孤島上的佈局建築道家風範展露無遺。

后殿有一著名的「流米洞」傳說故事,樓內巨大石塊上有一小石孔,口如小杯,旁邊坐著一位和尚石雕,相傳古時每天從洞中流出涓涓白米,正巧夠寺中僧人食用,但有一僧人貪念突生,把洞口用鐵棰掏大,從此石洞粒米不出,僧人受到無情懲罰,它告訴旅者,「貪心」,沒有好的結果。三峽工程竣工,水位上升到寨門,因此在石寶寨孤島四周築了一道堤壩,以防江水衝擊毀了古寨安全。現今石寶寨,是江中孤島,世稱最美的水寨,最大的盆景和最奇的建築而名揚中土。

回郵輪路上為團員們準備了水梨、蘋果、柑桔各一個,柑桔是向一位小女孩購買,當我們走向她的小攤子的時候,她怯生生的說:「大叔買一袋柑桔好嗎?」看她大約7歲左右,旁邊還擺著學校作業,我們問她一袋多少錢?她說五元。總共9袋,全買了,花了CNY45元,讓她提早回去寫作業,也算日行一善吧!

「一個景點,總是牽連著自己本土的文化、傳說、神話故事,觀光的美,除了在地人文、自然風景、建築奇特之外,其實故事才是最為迷人、嚮往的,把故事與風景的特殊式連結在一起,引發了美麗憧憬乃至可悲可泣、香艷迷情等的千古奇情,即時旅行回來,一旦想起,當也令人回味無窮。」我是這麼想的。

(三)•歷史名城:白帝城
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位於奉節下游,長江北岸的瞿塘峽口,是長江三峽的起點。相傳西漢末年新莽時期,公孫述割據四川,自稱蜀王,就在長江江邊山上築城,因見白色煙霧冉冉升騰,狀似白龍騰空,故自稱「白帝」,並建都於此稱為「白帝城」。公孫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白帝廟立公孫像座,明正德7年,西元1512年,毀像,又明嘉靖12年,西元1533年,改奉祀三國蜀漢人物,劉備、諸葛亮,後並添供關羽、張飛坐像,現今白帝廟為明清二代修復的遺址。三國時期,劉備伐吳,兵敗退據白帝城,而將家事、國事,托孤於丞相諸葛亮,而使白帝城聞名於中國歷史上。白帝城東依𡖂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繞長江水,雄踞瞿塘峽口的水陸要津,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建造白帝城的簡史。

我們實際旅行路線是這樣安排的:在江輪碼頭上岸,經由旅遊碼頭自動電扶梯,到達了江邊重建了的「夔州古城」的城樓,往前步行在環山棧道上,只見白帝城在風雨長廊之後是座立於江中孤島上,原來三峽工程竣工後,已將低矮江邊沒入水中了,我們在「忠義廣場」剛好碰到一早的「穿越三國重回千年:白帝城情景體驗入城式」的表演,在諸葛武侯與前後出師表漢白玉鉅石之前的廣場上,只見身著三國時代蜀漢服飾的軍漢,廊橋傳令、鼓樂迎賓、八俥將士操練、宮女舞蹈、戰鼓造勢,最後劉備車駕相迎。我們停下來,在白帝城江邊回到千年,看到了關羽、張飛、趙子龍以武會客的武藝表演,同時大、小二喬聯袂獻舞的華麗壯美場景,雖是虛構,也對歷史人物不敬,但艷美舞蹈卻也震憾了心靈,驚嘆了旅者肅穆的表情。

登上了半山腰,白帝城雄壯門樓前,可以近看夔門天險,果真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兩岸狹谷夾狂流,白帝城江中獨霸,控制了長江水道,當是「夔門天下雄」。在「羽葆神風」牌樓之後即奉祀劉備的殿宇,諸葛亮、關羽、張飛陪祀,「托孤堂」內塑造了斜躺又病容厭倦的劉備,旁邊站著諸葛亮,床前跪著二位小兒,其中一位即阿斗劉禪,兩邊站立著張苞、廖化等文武臣將。殿後下山處有拓碑表演,此處即「三峽詩碑林」,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複刻於此,頗具人文價值。另外也參觀了三峽懸棺實體展以及懸棺的說明,其中也有二具二代棺的實體展示,據說是真實遺跡。

(四)•大寧河: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是長江三峽中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游,在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全長50公里,我們乘坐中型江輪遊覽小三峽風光,今日來此或許雨後,峽中濁水奔流,奇峰高聳,林木蔥蘢,山澗飛瀑,頗富野趣。可惜20幾年前首次到訪時的碧綠河水,邊坡少女浣衣,清澈見底映著兩岸山林的倒影美景,乃至急流險灘,船夫在灘上推舟而行的美景,均已不復再見。如今山巒層峰依舊雲霧繚繞,可惜巴人懸棺,除了最高崖頂峭壁上殘存的石洞外,似乎也少有了,同時古棧道遺跡,好像已經淹沒在江水之中了,三峽工程竣工後,長江水倒貫進入大寧河,聳立鉅高峭壁變矮小了,當然往昔的奇峻美景、古代人文遺址也沒入水中永為波臣了。

(五)•古戰場:荊州城
從宜昌巿長江碼頭下船以後,參觀了三峽大壩工程,工程浩大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從碼頭上岸後可以參觀「老黃陵廟」,位在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據說該廟是用紫檀木建造的廟宇,原稱黃牛廟,但宋代歐陽修擔任夷陵縣令時,以大禹治水之功,改名黃陵廟。三國時諸葛亮率師入蜀,途經該廟,因殘破不堪下令重建,古廟禹王殿奉祀夏代大禹。

我們在上岸後改乘遊覽車經陸路由荊州直奔武漢。車抵荊州古城時,轉乘電瓶車參觀古城牆與東城樓,同時也在南門禮敬「關公府」,這座只有乙進的殿宇,供奉關帝聖君,但廟內找不到旅行景點的說明或簡介,據導遊說是關羽鎮守荊州的故居,但廟內無資料可資佐證。捐了香火錢雙手合十禮敬,祈禱平安健康。

在東門城下是明萬曆朝首輔「張居正故居」,修整完竣,可惜無時間進去參觀。西元16世紀時,大明王朝走到萬曆皇帝,其實國運幾近崩潰邊緣,幸得張居正橫空而出擔任內閣首輔,致力變法改革,使大明王朝多苟延殘喘了72年。張居正湖廣江陵(今荊州)人,西元1525年5月生於荊州,1582年6月卒於北京,享年58歲,被後世贊為宰相之傑。張居正的變法是在國家陷入深重危機,財政入不敷出,流民四處鬧事,政治腐敗不堪的情況下,投身於一身萬死的事業,且以密室陰謀,赫赫威勢彈壓群臣,排斥異己,強力推動改革、又以道德之師自命,與皇室展開激烈博弈。但死後卻被明神宗以「誣蔑親藩、鉗制言官、專權亂政、謀國不忠」而被抄家,取銷「上柱國、太師」封號,剝奪「文忠」謚號,長子自殺,其餘兒子發配充軍。這或許是舊時代中國政治家的宿命。看來中國歷史凡是改革者沒有一位有好下場,秦之商鞅、宋的王安石、明代張居正以及清末六君子可為佐證。變法、改革,都會影響既得利益者,一旦損及利益則結群抗拒反撲,人君沒有主見,最後為平息紛擾,只有犧牲改革者,政治歷史的可悲和殘酷,在當今企業變革中不是也是如此嗎?梁啓超曾評張居正,所謂:「明朝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但其深有城府,莫能測也,正註定與群臣惡鬥,終至身后覆巢之禍,如今觀之,不甚唏噓!

三國時期在荊楚之地發生的三大戰役,除赤壁之戰發生於今湖北赤壁之外,其餘兩大戰役之一的東吳呂蒙襲荊州之戰,其經過是故關羽在東漢建安24年,閠10月,西元219年,在東吳呂蒙計誘荊州江陵城守將麋芳投降,荊州被佔,關羽遂走麥城,當年12月關羽兵退至漳鄉,今湖北當陽西部,誤中吳軍埋伏被吳將馬忠擒獲,關羽及其子關平,部將周倉被殺害。從此東吳據有荊州全部。呂蒙未及受封即病亡。
另一戰役為西元221年的夷陵之戰,係劉備出川攻吳,在今宣昌市西邊樹柵連營700里,結果被東吳陸遜以火攻連營,克營40餘,劉備敗退奉節的白帝城,從此無力東征,西元223年4月劉備病亡,蜀漢僅有益、梁兩州之地。三國故事精彩,發生在楚荊之地者幾乎佔了三國演義半部以上篇幅,顯然荊州戰略價值重要,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來日有空多想安排長江兩岸三國史蹟之旅,徐州、赤壁、襄陽、樊城、當陽、宜昌、荊州等,連同西川境內蜀漢名城,或許可邊翻三國演義,邊訪戰地,以興起思古幽情。讀史明心,卻記起所謂的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其實三國故事,很多可以演化為當今企業管理教材呢!
乘坐電瓶車遊賞荊州古城牆,可見到古城的䕶城牆,外牆為石、磗高牆,內則是與城牆等高的斜土坡,兩道牆均保存完好,只是城內土坡遍植樹林,少了古趣。開車的大叔充當地陪說明荊州歷史、典故,牆外的䕶城河又稱水域,古時可通古運河而直達武漢。天色已晚,日落斜陽之際趕赴武漢,今晚晚餐當在22點過後了。


參考資料:
1•絶世千里三峽圖,劉祚忠,中國郵政,2014•07印製。
2•豐都鬼城旅遊觀光一本通,苖旭宏,西安地圖出版社,2013•03•一刷。
3•宰相之杰張居正,王廣森、鐘波,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10•一刷。
4•荊州歷史上的戰爭,黃發恭,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0一刷。

2014•09•07•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