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知本森林的常綠闊葉樹展示場

從知本「金聯世紀大酒店」驅車沿著知本溪往上而行,站在「知本森林遊樂區」售票亭前的廣場,環視四周山林濃密,雖然遮掩了陽光,但寒意依然迎面撲來,所幸先來個芬多精的深呼吸,接納山林的熱情招呼。

售票亭前斷臂勇士彫座前,FUN友聚合攝影留念,都是二、三十年的同事,將在未來幾年陸續退休,但個個還是生龍活虎,想想看是不是也該如同若干先進國家,延後退休年齡,好為社會持續供獻心力,或者退居第二線扮演教導傳承經驗的任務,也許對企業經營有所俾益呢!

橋下的知本溪正逢冬來乾季,溪水溫順徐流,裸露的岩石在陽光激射下閃閃發亮,偶有水鳥飛翔,低迴盤空尋找溪魚,但是大江東去,河水濤濤,縱有激流也打亂了鷺鷥的盤飛,只好順飛太平洋,那才是海闊天空任遨遊呢!

售票亭上方的野猴,奔跳在樹桿枝椏間,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如今全台若干地方已形成𤠣災,到底如何平衡生態,有司當局總該想出辦法了吧!自售票亭左邊山路進入園區,左岸河頂崖上,沿著景觀步道徐徐前進,山路兩旁植滿闊葉林,葉大桿壯直插天際,雖略有緩坡,但行走其間因遮陰避陽舒服極了!到達好漢坡前,因有「好漢」兩字,顕然代表坡度陡峻,雖長僅320米,但高度落差卻有150米,同時全部是直上階梯,是考驗體力耐力最佳地點,因此我們改由左側緩升坡道而上,依然是林木茂盛,沿途常綠喬木滿山遍野,如開出白色小花的月橘、台灣特有種俗稱白雞油的台灣白蠟樹、九丁樹常綠大喬木、在1901年自中美洲引入種植的大葉桃花心木,有一段山徑甚至成為桃花心木步道。穿過窄橋,依舊四周林木繁茂,非常適合健行和森林浴,同時樟樹、桂竹林等優美造林樹種,展示了台灣森林特有的混栽景象,漫步林間,可聞鳥聲鳴囀,忘了帶上望遠鏡,少了欣賞百鳥的美。路過近崖路邊,有一棟只剩樹頭露出地面一尺左右的枯木,顕然為了水土保持,不忍心連樹桿帶樹頭一起拔掉,原本森林砍伐就不應該連樹頭樹根一起砍掉,否則真的不利水土保持呢!

走過一處巨石堆,大伙們或站或坐喝水休息,過後不久來到一處山凹處,前看兩山連接處原來是知本溪出海口,太平洋迎接溪水奔向大海,山風急吹,有點寒意,穿上外套再向前行,前面白榕常綠大喬木迎面而立,枝繁葉茂,雄偉砌立,還有廣葉南洋杉棵棵並立,一行人到達了「千根榕」,它是榕樹氣根下垂植入地下所形成的壯大榕樹氣根群。我們在榕樹下休息閒聊攝影留念,好似又回到以前同一職場辦公的場景,只是少了煩惱,多了悠閒!

好漢坡上的我們,這時候該決定依原來上行的緩坡山路回去,還是直接由好漢坡沿著階梯而下,直抵登山口,結果大伙們一致決定從好漢坡直衝而下以節省時間,想來六十幾歲的伙伴們依舊是身健體康,步履穩健,足以衝破好漢坡的恐嚇,安然下山。果真不服老到達坡下,往上一看陡峻的階梯坡道,由於落差過巨確實不好走。回到知本金聯世紀大酒店梳洗沖泡溫泉後於上午11點鐘退房,然後繼續東海岸之旅。

二•浮球獸皮成了比西里岸部落的驕傲

元月四日午後,太陽懶惰了,溫暖的風吹拂著,看著前方海面上的浮島,三仙台和拱橋搭連到岸上,這裡是台東成功鎮白蓮路,我們進入了「比西里岸部落」的文化中心。在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教導下,「比西里岸PawPaw鼓樂團」成了該部落的驕傲。
部落的人們自稱:「海上討生活的那顆浮球,爸爸上山打獵的那塊獸皮。一群生活在阿美族部落的孩子,正準備用自己的雙手,敲響,一場到台東不容錯過的鼓樂饗宴。」他們是臨近三仙台的阿美族部落,今天的行程由該部落解說員隆重的穿上部落服裝,帶領參觀海堤上的漂流木製成的大小羊兒、海上的定置漁網、部落傳統燻飛魚製作坊以及沿著幾米的小女孩和小狗墻壁畫作走訪部落民居。

比西里岸,意思是養羊的地方,在海堤上佈置用漂流木製作的羊兒,有領頭羊,哺育的羊兒,還有羊群,它們遠眺部落或海上三仙台,溫馴安靜的站立著,任它海風狂吹依舊是砌立不搖,看看族人們的告示牌,寫著:「珍惜自然,嚴守禁忌,相互尊重」,好似失落的傳統文明又找到了。岸邊另有漂流木作成的巨兔,以及粹玻璃舖地和空酒瓶作成的花朵,成了美麗的裝置藝術。遠方三仙台守護著部落,定置漁網和外出作業的漁船,望著雲霧之中的島嶼,該有神話故事流傳千古吧!

大伙們看了一堵牆壁上的繪畫,以原住民色彩藍綠黃紅橫條圖畫,加上白色奔馬,形成了巨大壁畫,然後在隔鄰屋壁上有了幾米的小女孩與狗的畫作,我們一行沿著繪圖記號經過了商店,幾乎家家緊關門戶的民居,遠洋漁船船長的家,還有正在改建為民宿的屋子,它的大門可是木材雕刻原住民風格的飾紋,具有部落特色風情,然後經過一道僅容一人通行的窄巷,走到部落文化中心,它可是全部利用漂流木建築的二層房子,天花板上也是漂流木製作的雕刻長木板或者裝飾成花朵式罩燈,木頭的樸實質感配合部落的熱情,誠然更具特色。

在文化中心看表演,付費原則要堅持,因此演出前先清場,告知買票看表演,果然有些旅客只有選擇購票或外出,因為藝術得跟生活綁在一起,否則那能長久。比西里岸:養羊的地方,PawPaw是「浮筒」的阿美族語,鼔選用在地素材,以海上定置漁網浮筒,繃上曬乾的羊皮所製成,再輔以阿美族編織,圖騰彩繪與雕刻作為裝飾,形成了最環保鼓器。鼓樂團演出了戰鼓、青蛙的眼睛、勇士舞等,同時演唱了原住民歌曲,也邀請旅客上台學習撃鼓同樂,最後團員與旅遊者們手牽手在中心外埕上圍成大圓圈大跳歡樂舞曲,贏得眾人鼓掌激勵呢!

回程路上一直縈繞腦際的問題,如何讓部落的年輕人回鄉而且可以快活的生活?也就是怎樣利用在地傳統文化結合在地經濟活動,使得年輕人樂於回鄉創業,帶動地方繁榮。這樣一來才能真正作到城鄉差距縮小,社會活力得以充分發揮。尤其台灣東部環境沒有被過度開發而破壞,傳統文化、技藝、特色產業等都可以利用創意重新結合有心人士共同與在地人民一起規劃,並且建立服務產業的新創商業模式,相信不僅在觀光景點的美化、質化方面得以增加價值,更可擴增在地就業人力,減輕都巿求職的壓力。如果政府在環境交通便利與美化,文化保存,觀光宣傳與活動推廣,創業融資,乃至人力培訓等,給予必要的輔導與恊助,相信可以激起在地人民創業的動力。如此一來,所謂在地經濟的文創產業,就可以自己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了。

2015•01•04•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