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乙次偶然的機會與多位好友共聚一堂,聊了很多有關企業管理的議題,但是管理本是社會科學的一環,而且各種企管理論也是源自西方學 府的創見或人文思維,因此有些管理上爭議性的話題,對於東方企業界而言,可說並無標準答案可以釐清,「管理是一種藝術」,顕然已告知企業經營的領導人,有 關公司內部職員、中高階管理者的培訓與養成方面,也許該體認「人才是王道」未必正確,反而「人,才是王道」,或許更符合當前經營環境變異更大、更快且更複 雜的真實社會。這些管理話題尚稱有趣,
所以記錄討論後的結論,選擇八則補記如下,以供有興趣者參考。

二•管理話題八則

一•在討論「決策時,當一些同僚以默不出聲,不再表達意見,並以尊重語氣結語時,更要小心受到尊重,就是決策形成最危險的階段」。
因為企業內部職員與管理者,沒有心悅誠服,心中隱藏反抗或可能採取不合作的思維與態度,將不利於團隊合作與戰力的提升,而且也將減輕或喪失學習動力,對公司共同決策的任務達成,減降了驅動力量。

二•「對公司的創業者或領導人而言,發展指導方針一直是領導人主要功能」。
但 在實務上令人擔心的是,領導人將自己神格化,忘記了老子道德經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理。因為凡是企業願景、方向、價值、目的,乃至策略、執行、 追蹤、績效考核,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也絶非永久性的真理,所以指導方針不可能是靜態的。由於經營環境變動性太大,任何企管理論或實務措施都應追隨經營環境 的改變而提早因應變更相應的對策,否則將驅使企業步入衰退之境地。

三•「在培訓員工方面,要切記學習需要時間,時間須要等待,等待需要耐心」。
有 關人員培訓方面,都肯定在職學習的重要性,所謂未經戰陣,不算戰士,在實戰中才能培養真正的戰士。至於培訓成績的考核,在量化與質化的指標卻須要不同的考 量。所以在評量量化指標,舉如銷售額、成本、費用、利潤等,都有業界標竿可尋,較易作出優劣順序評估績效。但是,質化評估方面,例如知識、積極、企圖、合 群、溝通、開放、創新、道德、勇氣、決心、關懷等,係針對企業本體、顧客、企業內部伙伴、關係人與供應商業者以及公司資源分配等,則需要員工在工作崗位上 自我惕勵與學習,經由耐心與時間的觀察與考驗,才能評估優劣績效,所以各級人員在職期間給予適當的工作輪調、海外派訓等,相信有利於培養優秀的中堅幹部。

四•「組織的吊詭之一是,成長最快的時候,也正是為公司團結心志,未雨綢繆的最佳時機」。同樣,「最有效的政策,可能正是消耗資源最快的政策」。
企 業發展脫離不了經濟景氣循環,在循環曲線中有低谷也有高峰,只是時間停留多久,難於預先評估清楚。因此在企業成長高峰期前,就應研擬下波景氣循環的因應對 策,同時對於經營環境的改變,或者公司擁有資源的變動,都應有預警概念,事先模擬可能發生的狀況並提出有效的因應對策,才能讓企業長青發展成為卓越經營的 公司。同樣道理,企業內部最有效益的部門,可能相對使用公司最大資源,因此在評估部門績效時,別忘了計入公司內部資源的支持度量,這樣方能有效評估真正效 益。

五•「在企業經營的高階主管中,一位好的系統思考者,應該同時運用四種層次思考企業決策的優劣良否。四個層次是:事件發生的原因與影響,行為模式,系統模式,心智模式」。
當問題發生不能只檢討一個層次,而是四個層次必須同時檢討改進,否則直如瞎子摸象,不能盡觀全貌。正如運用平衡計分卡評量策略時,同時考量財務構面、作業流程構面、顧客構面與學習成長構面是同一道理。

六•「企業經營者唯有身在最好的時代時,就預先為最壞的時代打算,以避免成長上限落入陷阱」。
狄 更斯Charles Dickens在「雙城記」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愚人的時代」。把最好、最壞與愚人擺放一起,明白的告訴我們,不使自己成為愚 人,唯一的方法就是隨時注意經營環境的變異,預先採取因應對策,方能使企業長治久安。所以,企業界使用的「預警制度」、「風險管理制度」、「危機處理小組 機制」乃至「內控內稽」、「遵行法規主管」、董事會的「公司治理」等,在在都關乎企業經營的成敗與效益。

七•「會計,就是商業的語言,它涵蓋了商業行為的所有成分」。
但 值得注意的是,會計人員應從單環路的職能,邁向雙環路的多元學習,因為前者只扮演記帳、編製報表的角色,後者卻進一步經由管理會計立場,以財務分析、營運 分析提供企業興革建言,扮演經營顧問的角色與功能。一旦會計人員培訓成為經營顧問,正所謂財務長傾向的事業CEO的誕生,預料對公司長期經營效益的擴增, 將在法人說明會時展現了公司的經營價值,直接有助於公司股票巿值的增加。

八•「顧客至上,不能只在銷售或行銷課題上去著磨,它確實含蓋企業的一切活動。」
對 企業體的全部功能舉如研發、設計、技術、製造、行銷、顧客服務、後勤支援、採購、會計等企業內部機能,該當共同站在顧客的立場,才能形成有效的顧客導向政 策。所以對企業來講,每一個部門的人都是銷售人。唯有企業本體與全體職工都心悅誠服的以顧客導向經營事業,顧客至上的理念方能形成。


2013•06•04•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